遭遇失敗和苦難的時候,不應牢騷滿腹,不要怨天尤人,而是要忍受考驗,堅持努力,一點點積累小小的,然而是確鑿的成功,將逆境轉化為順境。
1、苦難和成功都是考驗
艱難困苦正是機會——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認識。
為什么?
因為苦難能夠教育人,促進人的成長。相反,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往往容易犯錯誤。
比如,有不少獲得巨大成功的經營者,他們為成功的美酒所陶醉,陷于傲慢,以至于晚節不保,辛苦創建的企業走向衰敗,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。
遭遇失敗和苦難的時候,不應牢騷滿腹,不要怨天尤人,而是要忍受考驗,堅持努力,一點點積累小小的,然而是確鑿的成功,將逆境轉化為順境。
在成功和幸運的時候,要不驕不躁,抱著真誠的感謝之心,仍繼續堅持努力,使成功得以長期持續。
無論苦難或成功都是對我們的考驗。
苦難不會沒完沒了,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。得意時不忘形,失意時不消沉,每天每日勤奮工作,這比什么都重要。
2、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考驗
遭遇苦難時,有能夠忍耐的人,也有不能忍耐的人,我認為,他們的未來將完全不同。
是直面苦難,還是被苦難擊垮;是放棄初衷,妥協了事,還是千方百計,努力克服苦難。人能否成長,這里就是分水嶺。
上天不會給我們一個四平八穩的人生,一定會給我們各種各樣的考驗,讓我們在應對考驗中度過人生。
如何接受這類考驗呢?
有人用開朗、坦誠、善意的心態接受考驗,積極樂觀,堅韌不拔,不懈努力;有的人以陰暗、悲觀、扭曲的心態對待考驗。
采取哪種態度,人生將會迥然不同。
積極面對考驗的人,就能開拓人生,取得進步。相反,消極面對考驗的人,就會陷于悲慘的境地。而悲慘的人生又會進一步損耗人的精神,使人更加消極,更加萎靡不振。
重要的是,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考驗。
年輕時受了些挫折,就自暴自棄、糟蹋人生、毀壞人生,那怎么行呢?
不管現在處境如何,在漫長的人生中,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,就能把人生變得美好。
現在正處在不幸旋渦之中的人,應該這么想:
“年紀輕輕就吃這么多苦,遭這樣的難,恐怕全國也少見。這并非不幸,這是上天給我機會,讓我體驗他人體驗不到的經歷?!?/span>
人生中不管好事還是壞事,一切都是考驗,都是上天為了讓人成長而賜予的考驗。
在我們的人生中,有時候可能會陷入悲觀,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希望。但是,一切失敗挫折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,為的是讓我們加速飛躍。
能否堅持從正面面對這種苦難,用什么心態來應對這種苦難,將決定自己人生的航向。
今天比昨天做得好,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,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。在這不懈的工作的過程中,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。
所謂人生中的苦難,乃是錘煉自己人格的機會。
回顧自己的人生,我對此深有體會。1955年,正值朝鮮戰爭結束后就業困難的時期,我在日本古都京都的一家小瓷瓶廠就業。
然而,那家公司連年虧損,連月薪都不能按時發放,因此進公司不久,同期的新人一聚在一起就紛紛抱怨:“誰知道竟是這種破公司,趕緊辭職吧?!?/span>
但是,同期進公司的其他人全部離職,只有我一個人沒有走成,不得不留在那家公司繼續工作。
我整日唉聲嘆氣,常常一個人仰望夜空哀嘆:“為什么只有我遭遇這種命運?!?/span>
然而,我面前的道路就是留在瀕臨破產的公司工作。我別無選擇,只好改變自己的心態。
于是我痛下決心,開始埋頭工作,比別人人都努力,結果挫折不斷的人生竟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我在那家就快要倒閉的公司的研究室里廢寢忘食,一心埋頭研發精密陶瓷,結果成功研發出新型精密陶瓷材料。以此為契機,我創立了京瓷,才有了今天的成就。
我的人生可謂一波三折,多災多難,但它正體現了“把挫折與苦難當作考驗,正面迎戰,真摯地反復努力”是如何重要。
一般人眼中的“不幸”,往往是打開命運之門的“幸運”。如果當初在鼎鼎有名的大企業就業,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我,更不會有京瓷這家公司存在。
現在看來,能在人生的畫卷剛剛展開的時候遭遇一點苦難,是一件多么值得慶幸的事。
回顧過去,當父母說“千金難買少年苦”時,年少的我不以為然,反而頂撞道:“我看是千金難賣少年苦吧?!?/span>
還有,在剛剛工作時,我覺得自己陷入了人生谷底,一心只想擺脫不幸的命運,只想拼命掙扎求存。
我們需要深思熟慮,但卻不需要煩惱。煩惱只會耗費精力和時間,有時甚至會損害健康,沒有好處。
為了不生煩惱,我會透徹地思考,思考到“不需要再思考為止”,之后就會采取“盡人事、待天命”的態度。這是很必要的。
然而,思考透徹并不等于一切問題都能解決。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,有的人就會習慣性地煩惱不已。這樣的人重要的是:自己下決心“不要煩惱”。
據我所知,這也煩惱、那也煩惱的人,多數是在確定對策之后,到結果出來之前,總是煩惱不堪:“能順利嗎?會失敗嗎?”
但是,事情不會因為你煩惱,結果就會變好。既然箭已離弦,接著只能等待,可以做的只有“待天命”而已。
經過思考拿出的對策,是吉還是兇,不得而知。為不得而知的結果而煩,這種煩惱沒有意義。
與其擔憂損失而一味煩惱,不如著眼于往后的工作,獲取新的利益。那么做就不會再煩惱。
結論是不去煩惱,就是擺脫煩惱的方法。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“不去煩惱”呢?
一,如果有空去煩惱、不如去干活,付出不亞于別人的努力;
第二,要謙虛不要驕傲;
第三,要每天反省,反省同煩惱不同;
第四,要知足,活著就要感謝;
第五,不要老是考慮自己,而要更多地為別人著想,要具備利他之心。
拼命投入工作,以至沒有煩惱的余暇,自己對自己說:“活著不就是幸福嗎?你還企求什么呢?”這么想,煩惱自然會消退。
在人們的情感中,糾結、痛的,莫過于要寬恕那些不能寬恕的人和事。
這同時也是艱難、重要的修行,或許是比被剝奪財產、名聲這類更甚。
但是,只要超越這種障礙,就能獲得比修行都更有效的提升心性的機會。我們的心靈就會因此而進化,我們的靈魂就會充滿光輝。
1、苦難和成功都是考驗
艱難困苦正是機會——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認識。
為什么?
因為苦難能夠教育人,促進人的成長。相反,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往往容易犯錯誤。
比如,有不少獲得巨大成功的經營者,他們為成功的美酒所陶醉,陷于傲慢,以至于晚節不保,辛苦創建的企業走向衰敗,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。
遭遇失敗和苦難的時候,不應牢騷滿腹,不要怨天尤人,而是要忍受考驗,堅持努力,一點點積累小小的,然而是確鑿的成功,將逆境轉化為順境。
在成功和幸運的時候,要不驕不躁,抱著真誠的感謝之心,仍繼續堅持努力,使成功得以長期持續。
無論苦難或成功都是對我們的考驗。
苦難不會沒完沒了,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。得意時不忘形,失意時不消沉,每天每日勤奮工作,這比什么都重要。
2、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考驗
遭遇苦難時,有能夠忍耐的人,也有不能忍耐的人,我認為,他們的未來將完全不同。
是直面苦難,還是被苦難擊垮;是放棄初衷,妥協了事,還是千方百計,努力克服苦難。人能否成長,這里就是分水嶺。
上天不會給我們一個四平八穩的人生,一定會給我們各種各樣的考驗,讓我們在應對考驗中度過人生。
如何接受這類考驗呢?
有人用開朗、坦誠、善意的心態接受考驗,積極樂觀,堅韌不拔,不懈努力;有的人以陰暗、悲觀、扭曲的心態對待考驗。
采取哪種態度,人生將會迥然不同。
積極面對考驗的人,就能開拓人生,取得進步。相反,消極面對考驗的人,就會陷于悲慘的境地。而悲慘的人生又會進一步損耗人的精神,使人更加消極,更加萎靡不振。
重要的是,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考驗。
年輕時受了些挫折,就自暴自棄、糟蹋人生、毀壞人生,那怎么行呢?
不管現在處境如何,在漫長的人生中,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,就能把人生變得美好。
現在正處在不幸旋渦之中的人,應該這么想:
“年紀輕輕就吃這么多苦,遭這樣的難,恐怕全國也少見。這并非不幸,這是上天給我機會,讓我體驗他人體驗不到的經歷?!?/span>
人生中不管好事還是壞事,一切都是考驗,都是上天為了讓人成長而賜予的考驗。
在我們的人生中,有時候可能會陷入悲觀,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希望。但是,一切失敗挫折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,為的是讓我們加速飛躍。
能否堅持從正面面對這種苦難,用什么心態來應對這種苦難,將決定自己人生的航向。
對待困難和考驗,就要用這種積極的態度,這是必需的。
今天比昨天做得好,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,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。在這不懈的工作的過程中,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。
所謂人生中的苦難,乃是錘煉自己人格的機會。
能夠把考驗看作成長機會的人,再進一步說,現世的人生,是上蒼賜予我們提升心性的一段時間,是上蒼賜予我們磨煉靈魂的一個場所——持有這種觀點的人,只有這樣的人,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結出豐碩的成果,才能給周圍的人們帶來無盡的幸福。
回顧自己的人生,我對此深有體會。1955年,正值朝鮮戰爭結束后就業困難的時期,我在日本古都京都的一家小瓷瓶廠就業。
然而,那家公司連年虧損,連月薪都不能按時發放,因此進公司不久,同期的新人一聚在一起就紛紛抱怨:“誰知道竟是這種破公司,趕緊辭職吧?!?/span>
但是,同期進公司的其他人全部離職,只有我一個人沒有走成,不得不留在那家公司繼續工作。
我整日唉聲嘆氣,常常一個人仰望夜空哀嘆:“為什么只有我遭遇這種命運?!?/span>
然而,我面前的道路就是留在瀕臨破產的公司工作。我別無選擇,只好改變自己的心態。
于是我痛下決心,開始埋頭工作,比別人人都努力,結果挫折不斷的人生竟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我在那家就快要倒閉的公司的研究室里廢寢忘食,一心埋頭研發精密陶瓷,結果成功研發出新型精密陶瓷材料。以此為契機,我創立了京瓷,才有了今天的成就。
我的人生可謂一波三折,多災多難,但它正體現了“把挫折與苦難當作考驗,正面迎戰,真摯地反復努力”是如何重要。
一般人眼中的“不幸”,往往是打開命運之門的“幸運”。如果當初在鼎鼎有名的大企業就業,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我,更不會有京瓷這家公司存在。
現在看來,能在人生的畫卷剛剛展開的時候遭遇一點苦難,是一件多么值得慶幸的事。
回顧過去,當父母說“千金難買少年苦”時,年少的我不以為然,反而頂撞道:“我看是千金難賣少年苦吧?!?/span>
還有,在剛剛工作時,我覺得自己陷入了人生谷底,一心只想擺脫不幸的命運,只想拼命掙扎求存。
如果當時我能懂得剛才告訴大家的人生真理,擁有理解這些真理的智慧,想必如今的人生將更加精彩。
我們需要深思熟慮,但卻不需要煩惱。煩惱只會耗費精力和時間,有時甚至會損害健康,沒有好處。
為了不生煩惱,我會透徹地思考,思考到“不需要再思考為止”,之后就會采取“盡人事、待天命”的態度。這是很必要的。
然而,思考透徹并不等于一切問題都能解決。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,有的人就會習慣性地煩惱不已。這樣的人重要的是:自己下決心“不要煩惱”。
據我所知,這也煩惱、那也煩惱的人,多數是在確定對策之后,到結果出來之前,總是煩惱不堪:“能順利嗎?會失敗嗎?”
但是,事情不會因為你煩惱,結果就會變好。既然箭已離弦,接著只能等待,可以做的只有“待天命”而已。
經過思考拿出的對策,是吉還是兇,不得而知。為不得而知的結果而煩,這種煩惱沒有意義。
與其擔憂損失而一味煩惱,不如著眼于往后的工作,獲取新的利益。那么做就不會再煩惱。
結論是不去煩惱,就是擺脫煩惱的方法。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“不去煩惱”呢?
一,如果有空去煩惱、不如去干活,付出不亞于別人的努力;
第二,要謙虛不要驕傲;
第三,要每天反省,反省同煩惱不同;
第四,要知足,活著就要感謝;
第五,不要老是考慮自己,而要更多地為別人著想,要具備利他之心。
拼命投入工作,以至沒有煩惱的余暇,自己對自己說:“活著不就是幸福嗎?你還企求什么呢?”這么想,煩惱自然會消退。
在人們的情感中,糾結、痛的,莫過于要寬恕那些不能寬恕的人和事。
這同時也是艱難、重要的修行,或許是比被剝奪財產、名聲這類更甚。
但是,只要超越這種障礙,就能獲得比修行都更有效的提升心性的機會。我們的心靈就會因此而進化,我們的靈魂就會充滿光輝。
本文摘編自稻盛和夫“人生”與“經營”的原點——《京瓷哲學》